乘客万米高空突发心梗 “空地”协同紧急救治
11月20日下午,一架从伦敦飞往中国香港的国际航班正在万米高空平稳飞行,机舱内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:65岁的李先生(化名)突发剧烈胸痛,继而出现心跳骤停,命悬一线。幸亏机组成员训练有素,迅速做出反应,使用便携式除颤仪两次除颤,将李先生的心跳暂时稳定了下来,机长迅速决定紧急备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。
飞机刚一落地,机场急救人员立即上机进行急救处置,完成了第一份心电图,就近上传到简阳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网络平台。胸痛中心值班医生迅速做出判断:急性心肌梗死,必须尽快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。随即,指导机场急救人员为患者嚼服抗血小板药物,并组织转运病人到简阳市人民医院。
“时间就是心肌,时间就是生命!”简阳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立刻启动绿色通道模式,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。15分钟之内,急诊医师、手术医师、护士、技师便全部到位,手术室也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导管室激活,严阵以待。
患者于20多分钟后被送达医院,立即复查心电图,明确诊断为“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”。急查心肌损伤标志物,15分钟内出报告显示肌钙蛋白显著升高,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表现。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手术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,以挽救濒死的心肌。
由于李先生没有家属同行,加上对普通话的理解有一定障碍导致沟通不畅,一开始并不愿意立即手术。这可急坏了参与抢救的医生,心内科医生罗智耐心的反复与李先生沟通,随后又在航空公司的协助下联系上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家属,通过家属与李先生交流,终于获得了手术知情同意。
李先生于19:00被送至导管室,10分钟后,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心脏一支主要血管近段完全闭塞,闭塞段可见长段血栓影没有血流通过,这意味着此次心肌梗死对心肌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。主刀手术的医生罗智立即着手开通血管,7分钟后导丝顺利通过闭塞血管到达远端,通过血栓抽吸抽出了一长条堵塞血管的血栓,闭塞的血管终于恢复供血。李先生胸痛的症状逐渐缓解,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。由于李先生冠脉血管病变严重,术中通过血管内超声发现了严重的钙化,以及多处的弥漫性病变,本次手术成功后仍然需要择期接受二次手术治疗,以进一步改善冠脉供血,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。
术后李先生恢复良好,其儿子也于次日赶到了病床前,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四天后李先生顺利出院,父子两人对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表达了衷心感谢。
对李先生的成功抢救是航空公司、机场、医院空地紧密协作结果。航空公司机组人员训练有素、临危不乱、果断采取专业的急救措施守住了抢救第一关;机场急救系统与简阳市人民医院建立的胸痛急救网络,确保了及时诊断识别、快速转运高危患者的第二关;简阳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急救绿色通道、流畅的急救流程,保证了患者快速开通闭塞血管的关键最后一关。正是每一个环节紧密配合,才成功把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。
罗智医生提醒大家,一定要留意心梗前期的警示信号。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,这种胸痛往往呈现压榨性、闷痛或者紧缩感,有时候疼痛还会向左肩部、左臂内侧、颈部、下颌等部位放射,而且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,不会轻易缓解,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不太好。有些非典型症状也不能忽视,例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出现上腹部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乏力、呼吸困难等表现,很容易被误以为是胃肠道疾病或者其他问题而延误治疗时机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,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。时间就是心肌!时间就是生命。如果确诊急性心肌梗死,医生建议急诊手术千万不要犹豫,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,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是挽救生命的最好办法。